5月23日,易方達、廣發、銀華等6家公募巨頭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發行。不久前,第二批6只同業存單指基中誕生了三只百億級的產品。在新基金發行整體遇冷的背景下,同業存單指基的發行業績格外亮眼。
業內人士認為,在風險偏好低迷的背景下,市場急需一類產品去承接貨幣基金外溢的規模。同業存單指基在收益、回撤、持有體驗等方面彌補了貨基及短債基金的空白。與此同時,同業存單指基仍然存在凈值回撤的可能,投資者應注意風險,并結合個人理財需求合理配置。
規模暴增
近日,同業存單指基火了,不少基民很難“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我買了3750元,卻只給確認了1200多塊錢?!?月19日,一位基民在網上曬出認購鵬華中證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截圖。5月18日,另一位基民認購南方中證同業存單指數基金1萬元,最終被退回860元。
近期,首批同業存單指基頻頻暫停申購、限購。目前,富國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已暫停申購。鵬華基金、華富基金旗下的同業存單指基申購上限為5萬元,南方基金、中航基金和惠升基金旗下的同業存單指基申購上限為10萬元。
一位業內人士稱,即使個人投資者申購金額在限購上限以內,也不是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因為當前每只同業存單指基規模限制在100億元,“只有別人贖回了,才能夠多認購一些”。他表示:“就同業存單指基來說,買哪家公司的差別都不大,沒必要盯著一家公司的產品買?!?/p>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第一批6只同業存單指基合計規模達298.95億元,較2021年年末增加146.56億元。截至一季度末,鵬華、富國旗下的同業存單指基規模均突破80億元,南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規模為63.2億元,惠升、華富和中航旗下同業存單指基規模均在30億元以下。
老基金不好買,新一批同業存單指基也銷售火爆。受市場震蕩調整影響,今年新基金的發行一度遇冷,同業存單指基成為了基金發行中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在剛剛結束募集的第二批同業存單指基中,便產生了三只百億級產品。招商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首日大賣80億元,發行第二天上午便達到100億元的募集目標,最終啟動比例配售。同批的華夏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最終募集99.82億元。5月16日,平安基金旗下同業存單指基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配售。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5月21日,第二批6只同業存單指基累計發行規模達413.73億元。
嘉實基金介紹,作為一種被動指數基金,同業存單指基主要跟蹤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該指數樣本券由在銀行間市場上市的主體評級為AAA、發行期限1年及以下的同業存單組成。
自2013年首批同業存單發行以來,同業存單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同業存單存量規模達14.48萬億元,占債券市場余額的10.76%,近一年,同業存單成交金額合計高達47.6萬億元,占債券市場成交額的19%。華寶基金認為,同業存單規??捎^,流動性較好,可以滿足相關基金的配置需求。
“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具有整體信用等級高、成分主體高度分散的特征,由于同業存單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同業存單,因此同業存單基金的推出,為廣大個人投資者便捷地參與同業存單投資提供了新渠道,也為市場提供了新的短期理財工具?!比A寶基金表示。
繼第二批同業存單指基火爆吸金后,第三批、第四批同業存單指基在上周先后拿到批文,更多公募巨頭入局這一賽道。
5月16日,第三批包括易方達、廣發、銀華、博時、國泰、中歐旗下中證同業存單指基獲批。5月20日,第四批同業存單指基正式獲批,包括嘉實、景順長城、匯添富、華寶和華泰柏瑞等6家公司旗下的同業存單指數產品。5月23日,第三批同業存單指基紛紛開賣,1元起售,每家限額1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參與此批發行的大公司較多,一場發行大戰蓄勢待發。
天時與地利
業內人士認為,同業存單指基的火爆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震蕩市下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另一方面,以貨幣基金為代表的現金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相關資金尋找創新產品。
“本質上,市場的流動性是寬裕的,但是整體市場的風險偏好較低,資金向低風險產品涌入。另外,在權益資產的下跌中,有不少追求絕對收益的資金已經撤出,現在它們需要配置低風險產品?!鄙虾R患一鸸臼袌鲶w系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據嘉實基金介紹,相對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同業存單指基主要具有四個特點:一是費率較低,指數投資降低了基金的管理成本,認/申購費為零,贖回費為零;二是主要投資于同業存單指數及成分主體,聚集AAA評級存單,持倉透明度較高;三是設置了最短7天的持有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投資者的非理性操作,贖回最快“T+1”到賬;四是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歷史收益表現具有比較優勢,在現金管理類產品中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南方基金現金投資部總經理夏晨曦看來,同業存單指基整體投資業績符合理論預期,風險收益特征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首批同業存單指基自成立以來皆取得了正收益,6只基金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在1.1%至1.42%之間。截至5月20日,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近一年收益率為2.96%,高于當前傳統貨幣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整體的費前收益回報高出傳統貨基。
“在理財打破剛兌、全面向凈值型轉化后,市場一直都很關注收益相對較高、波動和回撤幅度較低的貨幣增強型產品。與此同時,貨幣類基金市場規模在過去10年爆發式增長,目前已經超過10萬億元。在風險偏好低迷的行情中,市場急需一類產品去承接貨幣基金外溢的規模?!辈r月月樂同業存單30天持有期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表示,今年同業存單基金備受市場追捧,主要背景是伴隨著無風險利率中樞的持續下行,現金類理財市場的收益率近兩年持續下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全市場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1.76%。格林貨幣基金高潔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疊加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對經濟活躍度的影響,貨幣政策要靠前發力。因此寬貨幣政策在今年以來一直全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銀行間回購利率DR007最近一直在1.5%-1.7%左右,低于政策利率,短端的固收類資產如同業存單、短融等收益率都較今年年初出現20-50基點的下行,對于貨基這樣再投資頻率比較高的產品,必將面臨再投資的資產收益率遠低于之前的情況。
“貨幣基金沒有新產品發出來,部分貨基的規模也受到限制,同業存單指基在這一背景下體現出相對的發行優勢?!睖匣鸾浝砝铐懀ɑ┍硎?,1月14日,證監會發布《重要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從多個維度為規模較大、市場影響較大的貨幣基金設置了相關要求,主要目的是讓“重要貨基”降風險、降久期、降杠桿、提高流動性。
警惕投資風險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2日,至少還有87只同業存單指數產品排隊等待“準生證”。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8家,而目前已申報同業存單相關產品的基金公司在110家左右,已經有近80%的基金公司完成同業存單指基的產品設計、運作形式等前期申報準備,決定布局這類創新產品業務。
“以后的同業存單市場是越來越擁擠的,目前仍有穩健收益,但是隨著資金的持續涌入,未來收益率可能會越來越低?!鄙虾R患一鸸臼袌鲶w系負責人對此表示。他認為,當前同業存單指基普遍設置100億元規模上限,主要是監管的引導,這類產品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和頭部效應,如果不限制規模,可能會跟貨幣基金一樣,形成巨無霸,被少數幾只產品控制。
李響認為,同業存單指數出現較大回撤一般發生在存單到期收益率處于相對低位、貨幣政策發生邊際變化,或是收益率快速上行時,最近短端利率下降很快,同業存單收益率也在下降。
此外,不同于貨幣基金的估值方法,業內人士提醒,同業存單指基并不保本,要注意凈值回撤風險。
“貨基、同業存單指基都是屬于相對穩健的基金產品,但兩者的估值方法不同,在一定市場環境下,同業存單是有回撤的,貨基是攤余成本法,每日分紅型產品。根本上來說,同業存單指基是指數型基金,貨基是攤余成本法的組合,同時在投資范圍,投資比例和資產久期限制上,兩者都不相同?!备邼嵄硎?,兩者都可以做為日常流動性管理的產品,如果投資者是風險極度厭惡型,可以選擇貨基;如果對于回撤承受能力尚可承受,兩者都可以選擇。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同業存單指數的表現來看,在部分時間段也會出現回撤,因此投資同業存單指基也有虧損的可能性。對于一般中小投資者來講,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同業存單相關產品的資產配置價值有限,和銀行理財產品也談不上有絕對優勢。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