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以紅利發放日計算,今年以來各類基金的分紅金額約1177.24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扛起了分紅“大旗”,各類債券型基金的分紅次數超過1500次,分紅金額超過52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分紅的情況千差萬別。債券型基金選擇分紅,主要是今年以來資金涌入、產品主動“瘦身”等方面的原因。
密集分紅
Wind數據顯示,以紅利發放日計算,截至5月22日,今年以來各類基金已經實施2036次分紅(不同基金份額分別計算、同一基金不同批次分紅分別計入),累計分紅總金額約1177.24億元。
有不少基金產品在今年以來多次進行分紅。以寶盈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為例,該基金今年以來的分紅次數多達10次。該基金的合同約定,當每份基金份額實現可分配收益達到0.04元或者當基金凈值達到1.10元或以上,且滿足法定分紅條件時,實施收益分配。此外,基金合同也明確約定,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分配全年至少1次,全年至多12次。也就是說,該基金選擇在今年年初以來密集分紅。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類債券型基金產品共計進行了1594次分紅,占所有基金分紅次數的比例約為78.29%;累計分紅金額為523.83億元,占今年以來基金分紅總額的比例約為44.50%。債基分紅呈現的特點是,各類債基分紅次數較多,但是平均的分紅金額較少。
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實施分紅的債券型基金中,有多只基金產品進行了多次分紅。以南方多元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為例,該基金今年以來進行了5次分紅。公告顯示,該基金的合同約定,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數最多為12次,每份基金份額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收益分配基準日每份基金份額可供分配利潤的10%。
“落袋為安”
對于基金密集分紅的情況,華寶證券的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各只基金產品的具體情況不同,分紅背后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是,觀察基金分紅在年內的節奏安排,例如全年約定分紅12次,選擇在上半年密集分紅,則可以窺見基金公司和基金產品的“背后心事”。
另外,觀察債券型基金的分紅情況,可以發現在近期資金涌入的背景下,部分基金產品加快了分紅的節奏,加大了分紅的力度。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固收投資負責人介紹的情況印證了這一點。他表示,隨著近期資金向中短債基等基金產品涌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特意安排了基金分紅,以保障原有持有人的利益,為他們“落袋為安”。同時,也借此避免基金規模過大,影響后續的投資操作。由此可見,部分債基產品考慮通過分紅形式進行“瘦身”。
那么,站在當下時點,特別是最新一期的LPR公布,5年期以上LPR下行,基金機構對于后市有怎樣的研判?
匯豐晉信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沈超認為,5年期以上LPR下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耙饬现狻笔侵冈?月MLF利率未下調的背景下,5年期以上LPR下行確實超市場預期?!扒槔碇小笔侵改壳按_實有下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有下調的基礎?!氨敬闻e措傳達出了明確的信號,國內貨幣政策首要目標仍是穩增長。目前經濟面臨一定壓力,后續貨幣調控有望趨于邊際寬松,有針對性的結構性工具可能繼續加碼?!?/p>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